多元推进NFT音乐作品著作权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非同质化通证(NFT)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带来全新机遇。但新兴产业的出现也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在NFT音乐作品交易下涉及侵犯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及邻接权的行为,应当引起法律界和艺术界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只有通过科学治理,才能有效维护相关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NFT音乐作品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数字艺术市场的繁荣。
在平台自治方面,NFT交易平台应加强著作权合规审查,优化侵权举报系统。NFT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NFT音乐作品铸造和交易服务,在NFT风险应对中具有独特地位。因其直接推动了NFT音乐作品铸造、交易,理应承担起较高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合规审查的标准,平台可以采用“一般可能性”标准,即铸造者应当提供证据,排除明显不能证明其是作者或相关权利人的情况,并具有使得一般理性人相信存在权利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在NFT音乐作品上线发售前,平台方应当审核铸造者的授权证明,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登记证书、词曲作者表演者授权书、制作音乐的证明或者其他能够证明该音乐著作权的材料。
NFT交易平台上的作品可供用户公开浏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共享、资源交互。音乐作品著作权人或者其他用户发现侵权行为时,可以提供具体的说明和证据,反馈到平台侵权举报系统,再由平台进行核实和处理。同时,平台也可将征信系统与侵权举报系统结合起来。平台发现侵权行为属实时,可将侵权行为人的账号标注为不诚信账号。那么当该用户再次在平台上铸造NFT音乐作品时,平台就能够审慎核查其提供的相关权利证明。
在法律治理方面,平台治理规则应从“通知-删除”转变为“通知加技术规制”。笔者认为,“通知-删除”规则对于作为新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NFT交易平台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也不能达到“停止侵害”的法律效果。我国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有权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对于必要措施的采取,可以参照相关NFT侵权案件中停止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规制,即将侵权NFT音乐作品在区块链上予以断开并打入“地址黑洞”。采用“地址黑洞”技术时,NFT音乐作品一旦被抛入其中就几乎无法找到,这能够实现断链销毁效果,从而阻止其继续侵权。未来,平台还可以采取更多元化的技术规制措施,如以哈希函数提高数字作品交易透明度或者以分布式账本保存交易信息。
平台还可以通过用户担保的方式,最大限度防范可能出现的NFT音乐作品的权属问题。在NFT音乐作品交易中,平台可引入瑕疵担保责任制,要求铸造者在售卖NFT音乐作品时就保证第三人对该音乐作品不享有相关权利和义务。若该NFT音乐作品在平台的合规审查中被证实为侵权,那么铸造者就应自行承担侵权责任,并向购买者赔偿相应损失。NFT音乐作品交易中瑕疵担保责任的适用可以督促铸造者树立谨慎铸造的意识,提高铸造者的侵权违法成本,防范NFT音乐作品的权利瑕疵。
音乐唱片公司与音乐创作人合作密切,掌握第一手权利数据,是监管审核的第一道门槛;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可以便捷读取数据或预设方案进行NFT音乐作品铸造、交易的抽检,是监管审核的主力军;行政管理机关是NFT音乐作品侵权案件中与公检法对接的重要机构,能够有效减少侵权维权成本,做好最后一道“守门员”。以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化的监管。在NFT音乐体系中,音乐唱片公司、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组成综合监管机构,加强综合监管。
NFT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资产交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突破。在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全球应当坚持包容、开放、共赢的理念,消除技术壁垒,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从全球NFT规制来看,NFT业态正值蓬勃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制方案。由于利用区块链这种分布式记账平台,NFT音乐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交易。为方便协同治理,中国相关机构也可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联合打击NFT跨境交易中存在的不法行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基础模型训练的著作权问题:理论澄清与规则适用
- 超越著作权法:剽窃的性质与治理
- 教师对其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论文有著作权吗?
- 侃爷解决《Life of the Party》版权诉讼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