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自主创新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务必增强自主创新的自觉与自信

日期:2016-10-17 来源:国防参考 作者:黄费连、王文华 浏览量:
字号: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及对我国战略需要的判断,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也是维护我国国防安全的根本途径。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要维护好国防安全,就必须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在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技术基础上,把抢占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与抢占世界军事力量建设的制高点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

国防安全需求作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需求,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往往是最高的、最紧迫的和最先进的。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中要想掌握主动,必须以信息化战争需求为牵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尽快实现由投资拉动型渐进发展向基础能力型跨越发展转变,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军事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搞出克敌制胜的撒手锏武器装备,不断缩小与强国军队的差距。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国防安全

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已经在持续关注和重视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军事技术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原始性技术创新水平不够。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目前我国军工基础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研制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存在“三大技术瓶颈”:发动机、关键电子元器件、军用特殊材料。

创新驱动动力不足

军事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创新主体的能力约束、国防需求的不确定性、竞争的不可预测性,促使军工企业往往更偏好于技术引进与模仿,不愿意开展原始性创新。而且,由于知识产权权属和权责利不明晰,军工产业知识产权无偿使用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军事技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军工产业技术多数来自西方国家的技术扩散,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虽然在吸收过程中也包含了一些技术创新活动,但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泥潭,一些高精尖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国防产业的技术层次低,初级技术和传统技术所占比重较大,先进技术特别是尖端信息技术积累和所占比重甚少;军工产业主要以型号为牵引进行改造和建设,自身发展的基础平台薄弱、设施落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少;军工企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路径规划不清晰,创新投入的资源基础薄弱,包容创新失败的空间有限,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的信心不足。


矗立在发射架上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合体。“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国家经济技术薄弱

我国军工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总体技术发展水平低,科技创新的基础不够牢固,高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虽然若干产业涌现了一批关键技术,但从产业链和关联产业的角度看,重大的原始性、突破性创新成果严重不足。

2011年我国的研究发展经费支出总量不足美国的1/3,其占GDP的比重是美国的2/3,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极为突出。西方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以高薪拉拢中国高科技人才,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中国企业进行规模性并购,妄图以此拆散中国科技创新的自主平台。

2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维护我国国防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始终着眼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需求,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超前部署、主动作为,全方位、多领域推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军事力量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抢占军事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为应对军事变革挑战、夺取军事斗争主动权、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促进国家安全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的自觉与自信

20世纪50~60年代,在经济困难、科技落后、人才缺乏的情况下,我国科研人员不畏困苦、勇于攻关,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培养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中国能够分享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成果,我们完全有理由、有底气树立攀登世界国防科技高峰的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培育敢于创新和鼓励支持创新的风气,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引领世界潮流的国防科技成果。

这些年来,我国军事技术创新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打破了西方主要国家的垄断,在高性能计算、卫星导航定位、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空间攻防对抗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天宫一号”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探月工程的开展,使中国自主掌握了月球探测技术;歼-20的研制成功,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与西方国家航空技术的差距。这说明,我国的自主创新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前景是光明的。

构建军民融合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构建军民融合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构建军民融合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可以依托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力量研制、生产武器装备,降低国防科研投资的风险和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既能满足军队作战需求,又能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一体化的实现。

国家要统一制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推进军工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和军民产业的密切合作;军品研制生产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军民通用的需求,使产品在制造过程一开始就保持性能上的通用化、标准化和技术工艺的一致性,形成产品结构的军民一体化;选择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适度、有可能形成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军民两用技术项目,通过各种形式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以项目为纽带组建一大批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企业,推动国家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全面提升军工基础能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CCD相机对月球背面进行了成像探测,并获取月球背面部分区域的影像图。

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致使军事技术创新缺乏明确的需求导向和有效激励。因此,必须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军工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

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建立科研院所和军工集团为主体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深化科技体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采取新的具有活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加强国防科研机构、军工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民营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使武器装备采办的全过程,包括规划、论证、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相互配套,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创新体系。以增加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形成有利于促进国防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运行机制,积极扶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防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壮大与持续发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鼓励军事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规制度、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建立国防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项目有偿投资和成果有偿使用制度,使取得军事技术创新成果的单位或个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或补偿,形成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和良性循环。

3在加强国防科技合作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国防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优化和增强本国国防工业技术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客观上形成一种示范效应。

因此,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内外互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国防经济体系,抓住发达国家转让高新技术中一些非关键部分的时机,采取联合研发、合作生产、转包生产、许可证生产等多种合作方式,力争使我国尖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单纯的技术模仿容易导致“依附性”发展模式,只能跟在别国之后亦步亦趋,陷入“购买——淘汰——再购买”的恶性循环。没有原始创新,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壁垒,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防安全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因此,必须以国家安全需求为牵引,以国防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为主体,以总体设计和总装制造为龙头,以大型武器系统研制为支撑,依托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协作配套,构建包括基础研究创新、武器装备系统集成创新和军工产业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体系。

中国歼-20隐形歼击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战略主线,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防科研投入体系,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扩大社会投资领域,逐步扩大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和创业投资,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以及设立专项资金等途径,引导和鼓励多渠道增加国防科研投入;抓住关键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生产能力建设,重点发展对提高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有重大作用的高尖精武器装备,不断增强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发能力、主战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能力和作战弹药的紧急生产能力,打造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重点的数字化军工生产平台,尽快形成军工核心生产能力和快速动员能力。

二是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以型号研制为牵引,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和军品研制生产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和协调互动,构建军民兼容、体系合理、功能完备的军事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积极探索国防科技领域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思路和新方法,加强战略性、基础性和前沿性技术以及新概念武器技术的研究,把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创造性集成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依托大型武器型号研制和重点工程项目打造系统集成创新的平台,吸收和集成多方面的知识、技术、人才和产品,实现最终产品的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集中力量发展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力争使信息获取、处理和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航空航天、关键原材料、元器件设计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可能出现革命突破性的前沿方向、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必争之地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三是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孵化器建设。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以及若干国防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重大试验验证设施和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形成体系合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军民兼容的国防科研基础条件和军事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军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丰厚的社会经济资源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基础,通过创办或参与“科技园”“工业园”“产业园”等高新技术园区,促进军事高科技研发、高科技项目孵化和高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大先进成熟的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按照“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探索一代”的要求,高质量、高速度完成重点武器装备研制任务,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尽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