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葫芦上的大世界
“鱼尾巴这里用点力,这样更能体现整体层次感。”日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展馆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葫芦烙画项目传承人王兆庚正在人来人往的摊位前指导着一位十几岁的小男孩在一枚寸余大的葫芦上作画。只见他手拿电烙铁,或轻、或重,在葫芦上轻轻一触,一条生动的小鱼便烫画出来了。
“葫芦烙画,又称‘火绘葫芦’,是以烙痕代替笔墨,在葫芦表面上作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王兆庚向记者介绍,葫芦烙画兴起于汉代的烙画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至清朝道光年间,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项技艺不仅包含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可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说起从事这门手艺的缘由,王兆庚回忆,他自小就对画画特别感兴趣,这为他日后在葫芦上作画打下了基础,加之葫芦烙画是他祖传的一项技艺,耳濡目染之下,王兆庚便在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担起了传承这门老手艺的重担。
“葫芦烙画的每一笔都不可修改,因此在绘制之前,要提前根据题材来选择葫芦,并同时根据具体器形来确定构图,这是葫芦烙画与平面作画最大的不同之处。”王兆庚向记者详细解释,“例如在画老寿星的时候,就得选择腰比较粗的葫芦。而且构图不能太大,太大了就得转着欣赏;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就显得拘谨。因此得根据葫芦具体形状来确定画作的大小及内容。”
“科技的进步为从事我们这行的手艺人带来了便利的工具。以前我们的‘画笔’是烧热的烙铁,火候不易控制且散热快,因此可供选择的绘画题材也比较有限,画作也无法达到精致的效果。现在用上‘黑科技’电烙铁,既能调节温度又能掌控时间,让我们在创作时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王兆庚兴奋地告诉记者。
“工具的现代化更新,也激励着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与时代接轨进行作品创新,以便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王兆庚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欢上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将葫芦烙画做成小挂饰外,我还加入了其它的创作思路,比如把葫芦做成香盒,并在上面画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等,这类成品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反馈。”
“有很多人劝说我在创作时不要太过投入,因为他们觉得葫芦烙画的付出与所得并不成正比。但我始终把它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王兆庚感慨地说。如今,经过近30年的深耕,王兆庚创作的葫芦烙画作品以古朴、清雅、美观、大方、宜于存藏携带著称,并在国内外艺术品交流会上被多家博物馆展藏。
“今后我打算办一所学校,让更多的人来传承葫芦烙画并爱上这门艺术。”王兆庚说。
虽年近花甲,王兆庚对北京葫芦烙画的热忱,以及致力于传承这门老手艺的决心,不禁让人心生敬佩。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继续传承下去?从王兆庚的身上,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 WIPO发布2024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 WIPO: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第一
- 促进创新、提高效率与维护自由竞争、兼顾公平之间的平衡
- WIPO发布商业秘密与创新指南
- 欧盟委员会发布全球生物技术创新格局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