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研讨热的冷思考
2021年对知识产权界而言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十五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其中一系列举措令我辈欢欣鼓舞。
时近年关,尽管疫情再次蔓延,但却丝毫未影响广大知识产权学者学术交流的热情,学界掀起了一股知识产权研讨会的热潮,通过社交媒体可以看到几乎天天有小会、周周有大会,线下线上国内国际各种形式结合,各种“高大上”主题异彩纷呈,全国各大学术组织、高校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感觉似乎知识产权已经的确在法学学术研讨乃至国家现代化全局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知识产权的春天已然到来。
然而,这些会议看多了、听多了就发现并非如此,各种会议看似“百花齐放”,却面临着一定同质化、低质量、流于形式的问题。其虽然名目繁多,但一般不超出三方面主题:一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二是民法典与知识产权法适用;三是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会学者往往是同一批人,经常一张“老面孔”同一报告多地串场。面对学术同行盛情邀请,很多高校教师和研究者疲于奔会,忙着赶场致辞、评议、报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坦率而言,知识产权在法学界仍是一个小学科,全国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学者也不过数百人,会议井喷无疑会降低学术研讨的“含金量”。“文山会海”之中,言者未必有心,听者也未必有意,一场大会开完,往往既无学术共识达成,也无成型建议可供实践参考。看似纷繁热闹的学术研讨会很大一部分流于形式,而成为了学者间关系维护、人脉拓展的“交际场”。
当然,学术研究离不开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多年前,学界前辈们对一场学术年会翘首以盼,一次会议可能成为学界重大共识达成的转折点,现在国家每年仍会拿出大量科研资金投入资助举办学术研讨会。但学术交流的前提在于创造性思想,如果没有创造性思想的交流,再多也失去了其意义。目前,各种井喷式的研讨会着实成为了知识产权学者潜心研究的负担和干扰,当然有的学者也乐在其中,不断增加曝光度而化身“学术明星”,以专业观点迎合少数人利益而去求名求利,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而不利于学界良好风气的形成。
各种学术会议扎堆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受国家资助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限制,“会议费”项目年底花不完而“突击开会”。从制度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深入推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有的高校、院所也专门对岁末年初“会议扎堆”“突击花钱”等问题进行查处整治。在学术共同体的主体层面,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所提倡“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态度在今天尤其值得借鉴,我们作为知识产权学者应当不忘初心使命、坚守真理底线。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求知识产权研究清除“学术泡沫”而贡献高质量成果,各种学术研讨会应当宁少勿滥,与会者应以严谨态度充分准备而以作品说话,组织者则应注重实效而避免低质量重复,理论交流应注重共识归纳和达成,实践研讨则应注重具体可行建议的提出和上报,力争开出质量、开出水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广东高院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典型案例
- 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4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 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的实践检视与深化路径研究
- 重庆发布2023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 促进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