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创新良性循环
字号:
破解“谁创新谁倒霉”的魔咒
中国知识和技术产出指标排名全球第3位,创新性产出指标却仅排到第54位——《报告》指出,中国创新的“量”上去了,“质”还有待提高,跟第一梯队的发达国家相比依然缺乏高价值的创新。
“这也可以理解,在一开始的发展阶段,难免是先学习、先模仿,然后慢慢会有自己的原始创新,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武夷山说,“至少东亚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但是他认为,日本和韩国比中国做得好的地方在于,日、韩更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而中国引入新技术或新产品线后,产品卖得好,企业就很知足,在消化吸收方面投入的力气和经费都不够。
“中国创新的‘质’不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知识产权不重视。”武夷山补充道,对知识产权不重视,就会造成谁创新谁倒霉的局面。“我花很大力气搞了一个创新发明,很轻易就被人偷走了,那我为什么还要创新呢?这样的恶性循环是很要命的。”
“可以说官方已经认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而整个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是远远不够。遵守知识产权也好、恪守合同或协议也好,讲穿了都是讲规矩,而一些国民的规矩意识依然很弱。”武夷山说。
提供产学研结合的黏合剂
“产学研结合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存在,但是在中国表现得比较突出。”武夷山认为,中国要成为创新强国,亟待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在《报告》中,中国产学研结合指标排名第31位,基本与中国创新指数总排名相当。不过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去年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引用爱思唯尔公司旗下的Scopus数据库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论文总数量虽然排名全球第3位,此类论文却仅占本国论文比例的1.1%,远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2.5%到3.5%的水平。
武夷山认为,大学和企业信奉不同的价值观念,融合到一起并不容易,要把两者真正融合到一起,需要找到一种利益机制,让双方互利互惠。
“但这又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两者容易找到共同利益,在知识产权保护得不好情况下,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武夷山打比方说,“如果他曾经偷过我的创新成果,那我会对他产生怀疑,合作就很困难,就又会造成恶性循环。”
狠罚侵权,抓好执行
武夷山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调不无道理。从《报告》可以看出,知识产权保护的确是中国的弱项:在法治指标中,中国排名落后——第88位,这一指标主要考察协约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出现问题要狠罚。”在武夷山看来,诚信问题、学术造假、侵犯知识产权这类问题都属于不守规矩。而要遏止这类乱象,形成良好的创新风气,需要借用中国的老话“乱世用重典”。
“但是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时我们的处罚力度太轻了。”他以十多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陈进的“汉芯一号”科研造假事件举例说,陈进利用“汉芯一号”获得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资金,后来调查发现“汉芯一号”只是从国外买回的芯片,磨掉原来的标识,加上了“汉芯”的标识而已。在造假被发现后有关部门向陈进追回了科研经费,上海交大解除了他的教授聘用合同,这样的处罚显然太轻。“现在也很少听说,国内哪个科研人员因为论文抄袭或其他诚信问题而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如果惩罚力度大一些,让相关责任人身败名裂,情况肯定会有所好转。”
“另一方面的问题出在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到位。”武夷山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不完善可以继续完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武夷山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