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破瓶颈 知识产权是关键
字号:
“当今时代,创新与知识产权已是形影相随的‘伴侣’。共享经济是值得鼓励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但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只有重视知识产权,创业创新才能显现出其应有的蓬勃活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新明表示。
共享经济“是非”多
“没有你的那一年里我很孤单。我们首创无桩共享单车模式。”“当年在城里,看不到你也蛮无聊。答应我,下次见到时,机械锁换个密码的好吗。”这是两家共享单车企业近日的微信对话,明眼人立即看出,这是后者在说前者虽然早创办一年,但至今还没有掌握共享单车密码锁核心技术专利。专利成了相互调侃的借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利拥有者的自豪。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订餐、共享网购、共享K歌……近两年,在国内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萌生的新业态共同奏响了共享经济的“交响曲”,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但与此同时,也招惹了种种“是非”。
日前,共享充电宝自助租借平台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来电科技)以专利侵权为由将同行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公司诉至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涉及6件专利。
此前的2016年,来电科技已先后以专利侵权为由将数家竞争对手诉至法院。诉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充吧公司)专利侵权案中,来电科技诉称,云充吧公司未经其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涉案3件专利,对其构成侵权,故请求法院判令云充吧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就3件涉案专利赔偿其经济损失共计150万元。此案一审已于2016年12月23日宣判,来电科技胜诉。
近期被专利纠纷缠身的还有多家共享经济企业。3月初,深圳市呤云科技有限公司状告摩拜单车侵犯其包括智能锁在内的多件发明专利;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近日受理了某专利权人诉摩拜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要求赔偿经济损失62万元。一时间,无桩模式、扫码开锁,这些让共享单车引以为豪的“专利牌”,纷纷陷入侵权纠纷,令外界大跌眼镜。
“共享单车接连遭遇专利侵权诉讼表明,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企业发展千万不能忽视知识产权。”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一针见血地指出。
站上市场的“风口”
如今,大街小巷充斥着红黄蓝绿白等各色共享单车,共享订餐的手机APP也随处可见,共享经济作为新业态,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悉数登场,被从幕后推上了前台。
据了解,主推“小橙车”的摩拜科技成立两年来,已经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近60件,其中还包括PCT国际申请,并已拥有中国专利20余件,在同行中暂时领先。由此受到中信、红杉等资本的追捧,融资额也是一路飙升。主推“小黄车”的北京三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也有开始提交专利申请,其他同行企业都在纷纷追赶。在商标领域,摩拜科技目前共申请注册商标180余件,“小黄车”申请注册商标500余件,这显然是希望在商标布局上拔得头筹。使用过共享单车的消费者都知道,拿出手机,要先打开APP寻找附近的共享单车,找到后再扫描二维码开锁使用。这些APP,都是有软件著作权的产品。
“知识产权就是竞争力,这一道理对于共享经济同样适用。优步等从事共享经济的企业,一家在美国就拥有数百件高质量专利。与国外从事共享经济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的专利和商标数量都有明显差距,不拥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就难以突破发展的瓶颈,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曹新明认为。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万亿元,增长率为76.4%;享受分享经济服务的人数约为6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分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众筹行业累计成功筹资金额超350亿元。
“共享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风口’,但‘下半场’不再是资本主导一切,知识产权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刘远举所言,意味深长。
- 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 Moo Deng商标在泰国首批授予38家实体
- “充分公开”的司法审查
- 中创新航打响专利反击战,向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等索赔超10亿元
- 《华夏时报》采访徐新明律师:中创新航打响专利反击战,向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等索赔超10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