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战略 > 宏观战略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推进体系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

日期:2014-05-05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作者:王玥 浏览量:
字号:
  近年来,伴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取得了许多突破,2013年9月,《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全面推动了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建设。通过健全与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不断壮大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服务,搭建了人才与成长环境之间的桥梁,推动工作体系化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个3E理论,这3个E分别是Educate教育及培养、Elevate选拔及使用、Encourage激励及鼓励的首字母。这3个方面贯穿人才成长的始终,是做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本文借鉴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E理论,从完善体制机制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相关措施。

  教育培训 分类培养

  “十二五”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四横五纵”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包括行政管理和执法、专利审查、服务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种类型,共8万余人,人才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结构更加合理。针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及培养(Educate)应充分体现分类培养的思路,以增强人才投入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效能。为此,可以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从教育和培训两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一是加大教育力度,做好人才储备。人才体系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支持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协助高校开展职业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和研究中心,加强知识产权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力度,这对于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做好知识产权人才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加强在职培训,完善分类培养。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分级分类制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大纲,突出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等特点,以重大专项任务、重点课题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实效作用明显的目标任务搭建人才实践锻炼平台。进一步强化培训指导,拓宽培训范围,推动人才培养。

  高端引领 选拔使用

  近年来,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队伍稳步发展,已建成由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等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规模达到500多人。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使用(Elevate)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高端引领,健全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应进一步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创新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选拔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专家、领军人才的分类选拔办法,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囊作用,增加社会急需紧缺的企业和服务业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力度。同时,在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带动下,应充分发挥团队效应,增加知识产权人才成长的机遇,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机制。二是推动人才引进,促进人才交流。知识产权工作是一项复合型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较全面、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鼓励不同专业背景、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员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完善通过基层服务与锻炼来培养人才,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人才的来源,稳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同时,促进知识产权人才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完善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机制,能够进一步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合理分布。

  激励保障 营造氛围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激励是做好人才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让人获得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从而进行更主动的创造和创新。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激励和鼓励(Encourage)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与完善:一是加强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综合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手段,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制度。利用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等相关荣誉,激励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人才和群体研究制定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形成一套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职业分类体系,探索研究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素质标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人才评价制度。大力应用和改进现代化人才测评方法,开展更全面的人才评价,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能的评价发现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推动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和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可以进一步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和企业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尝试经验,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切实解决人才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全面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