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战略 > 宏观战略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云南: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助推区域经济转型

日期:2014-04-01 来源: 作者:梁丹丹 浏览量:
字号:
        “听了大家的发言,感到很振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推动是基础力量。这几年,全省16个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围绕企事业培育、专利转化、强县工程、知识产权进校园等重点工作,各州市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这说明我们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推动成效明显。”这是云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高颂山在2014年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上实实在在的一番话。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云南省16个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完善服务体系和配套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大大提高了云南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全省区域工作亮点频现。其中,昆明等5个州市成为特色鲜明的佼佼者。

昆明:“三大工程”推动城市创新 
        “我们之所以意识到创新成果需要保护起来,与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的宣传、引导是分不开的。2007年至今,我们企业先后获得近20件专利,小小瓶盖各个关键技术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昆明云海印铁制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俊东的一席话令记者记忆犹新。实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是昆明市知识产权事业推进的重点工作,与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实施中小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工程并称为“三大工程”。 
        昆明市委、市政府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3年,昆明市提交专利申请7306件,占全省当年专利申请总量的63.46%,同比增长21.89%;全市专利授权4321件,授权量占全省当年专利授权总量的63.5%,同比增长20.26%。这组数据的背后,昆明市实施知识产权“三大工程”功不可没。 
        “引导企业依靠知识产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任重道远。2013年,昆明市结合新出台的《昆明市专利资助及扶持办法》,大力宣传、积极落实好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企事业单位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截至2013年,昆明市各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达到135家,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其中有80%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云南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正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是昆明市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培育工程最为突出的亮点。“我们精心备课,逐一下到县、区,向各县、区的相关负责人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宣讲。记得我们到禄劝县宣讲时,县政府设主会场,在乡镇设分会场,从开讲到结束,会场坐得满满的。这说明县、区很渴望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知识。通过培育,五华区成为知识产权制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试点示范区,石林县成为全市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的试点示范县等。”何正川告诉记者。 
        如今在昆明市的中小学校,学生搞发明创造,获得专利,已经不是稀奇的事儿了。近年来,昆明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市教育局,开展了中小学校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昆明已有135所中小学校、5万多名学生接受知识产权教育,通过不断向青少年传播知识产权理念,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发明创造热情,来自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明显增多。 
        “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县域经济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全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程,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培养储备人才。‘三大工程’,昆明市将常抓不懈。”何正川坦言。

西双版纳:重点扶持突出产业优势 
        随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增加,形成了西双版纳颇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强民营企业及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成为西双版纳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傣药是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重点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傣药现代化生产企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走在了全州前列。据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局长罕文荣介绍,该公司是西双版纳州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典范,拥有38个国药准字生产文号,其中5个为独家傣药品种,7件发明专利,16项创新转化成果。其自主研发的“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和“紫色姜口含片的制备方法”成功运用于傣药产品“双姜胃痛丸”的制备,专利的转化实施为该公司增产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为傣药企业的西双版纳佛鑫药业有限公司也受益匪浅。在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该企业对生产工艺、设备和加工方法进行全方位的专利保护,2013年该企业生产饮片3000吨,生产中药、傣药材1000吨;实现工业产值约6000万元,销售总额达498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00万元。 
        “根据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模式的不同对全州企业实施分类指导、重点扶持,以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2013年,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选择了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华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市场前景好的公司,给予支持,派专人实施对口服务。”罕文荣在2014年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上交流了工作经验。 
        除了傣药,汉麻、橡胶也是是西双版纳的优势特色产业。汉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西双版纳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汉麻纤维研发生产中心。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将该企业列为重点指导和扶持对象。目前,该公司已拥有16件发明专利,专利覆盖该产业核心技术,其中“一种韧皮麻纤维制作生产线”已成功获得美国专利。该公司通过专利实施转化,年产汉麻各类纤维1000吨,产值5000万元,推广汉麻种植2万亩。 
        西双版纳州发展橡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双版纳州知识产权局将提升该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列入扶持重点。通过引导,从事橡胶籽的开发生产的西双版纳华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列产品获14件发明专利,完备的专利保护有效避免了仿造、假冒等侵权行为的发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该公司2013年橡胶籽收购量1.8万多吨,生产高品质橡胶籽油27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橡胶籽能量蛋白精粉6300吨,产值9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西双版纳围绕产业发展,以企业为载体,搭建创新平台,稳步推进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如今逐步看到了成效。”罕文荣如是说。

曲靖:结合科技助推企业创新 
        曲靖市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云南第二大经济体。从行业分布来看,曲靖在重点发展的能源化工、冶金、机械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曲靖市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切实提高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我们坚持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工作紧密结合,将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技工作一并安排,一并落实,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立项的重要指标,鼓励和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省科技项目立项。”曲靖市科技局局长田有芳介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是曲靖知识产权工作的典范,被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该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提交专利申请近百件。依托强大的知识产权支撑,2013年,该公司与卢森堡保尔沃特公司共同开发的“大极板电解及自动剥锌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厅国际合作支持。不仅如此,该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光纤用四氯化锗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和“铅锌硫化矿废水减排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及云南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工程项目“15吨/年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和云南省科技厅技术创新暨产业发展专项“旧尾矿库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项目均结题验收,各项目与技术创新、专利运用息息相关,知识产权在各项目中均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了解到,2013年,曲靖市支持100余件专利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等项目。其中,共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8个,立项 23 个,共争取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530万元,列全省第一。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云南(炬锋)电焊机有限公司、曲靖恒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8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云南万兴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等3家通过认定。 
        “不管是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还是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分量相当重。经统计,在农业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中专利项目占比达15%,重点分布在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作物育种和生物制药等领域。工业计划项目中专利项目占比达80%以上,而在院校合作项目中专利项目占比更高达100%。”田有芳告诉记者。

楚雄:专利转化打造企业实力 
        在云南众多民族医药产品中,楚雄天利药业自主研发的彝药“红花逍遥胶囊”一枝独秀,成功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为此,天利药业也加大了“红花逍遥胶囊”的产业化力度。2013年,天利药业“一种养颜活血药”发明专利在红花逍遥胶囊产业化应用项目中获得省级专利转化实施项目支持。天利药业总经理厉君告诉记者,通过自筹款及各级部门的支持,预计在项目实施阶段,可以形成年产2亿粒“红花逍遥胶囊”的规模,项目实施完毕将使企业产值增加到6000万元,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600万元,创利税350万元,新增就业80人。 
        “近两年,楚雄彝族自治州扎实推进专利转化,在符合重点产业方向的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中遴选优秀项目向省局推荐上报,不仅如此,从2012年起,楚雄州设立了州级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支持项目,针对符合楚雄州重点产业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关键技术的各类项目进行支持。两年来,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专利得以转化实施。”楚雄州知识产权局局长罗秀娟介绍。 
        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获2013年楚雄州级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立项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牛肝菌、块菌已经成为云南省名牌产品,90%的产品出口欧洲,是楚雄州重要创汇企业之一,也是云南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立项支持,该公司将发明专利“牛肝菌精油和精油风味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在牛肝菌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中进一步转化应用,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对企业做大野生菌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楚雄州还支持楚雄智峰科技有限公司将发明专利“一种高复水型干燥山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山药加工及特色产品开发中进一步转化应用,鼓励该公司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开发领域形成先进专利集群,拉长产业链,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楚雄安友畜牧业有限公司将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发酵床猪舍”进行转化应用,进一步规范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为企业主营业务提质增效。据统计,2013年,楚雄州共立项知识产权保护及转化专项9项,扶持经费达50余万元。 
        罗秀娟告诉记者,专利的转化应用实施既保护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又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楚雄州还将继续实施省州两级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转化项目,大力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

怒江:深入基层坚持主动服务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怒江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形成了罕见的三江并流等奇景。这里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他们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变坐守等候为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这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知识产权局局长和桂莲在2014年全省知识产权局长会上强调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和桂莲说:“由于怒江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和需求还不明显,企业发展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和竞争能力弱,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还没有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可以说,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2013年,怒江州人民政府首次为知识产权工作安排了5万元的预算,专利专项工作经费首次得到落实。2013年底,首个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怒江州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暂行办法》经州人民政府批准下发实施。全年专利申请量为28件,授权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件,创年度申请量历史新高;截至2013年底,全州累计专利申请量102件,有效专利拥有量83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现专利申请总量‘冲百件’的良好成绩。”从和桂莲的介绍中,与会代表读懂了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怒江知识产权工作仍取得了成效。 
        怒江州知识产权局为打开局面,转变思路,主动上门宣传服务,成为怒江这个少数民族地区知识产权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主题。和桂莲说:“除了省知识产权局领导到怒江州进行专门指导外,我们还邀请了专利代理人到怒江州4个县各企业中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宣传和培训,在对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梳理和挖掘创新点。经过多方协调,怒江州建立起了企业专利工作联络员工作机制,目前已经有23家企业指定专人联络专利工作。我们还在《怒江报》分别以汉文和傈僳文双语刊登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鼓励全州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展发明创造。”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们看到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为其能够先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再确立科研课题而感到高兴。有些企业还出台了激励政策,对发明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专利申请及专利保护日益重视。可喜的是,怒江州的红螺七片、怒江木蜡加工、漆树籽核仁油加工等7项创新成果逐步得到转化应用,转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全州涌现出兰坪三废回收厂、怒江大峡谷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滇源牧业等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和桂莲对宣传服务的成效感到欣慰。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