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速递 > 传统文化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七旬老人半生坚守 两项民俗表演入选“非遗”

日期:2014-08-14 来源:楚天快报 作者:陈洋波 浏览量:
字号:
        舟楫为主的年代,老河口四方客商云集,曾有着“商贾辐辏,烟火万家”的记载。

  到了清朝,河南商人带来了丝弦乐队,山西商人带来了锣鼓架子。每逢佳节,老河口就成了音乐的乐土。

  随着历史演变,这些民俗音乐逐渐具有了浓郁的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存的“老河口风味”。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两百年后的今天,在老河口市友谊街的一处活动中心,69岁的余家冰老人组织了“丝弦乐队”“锣鼓架子乐队”,拾起百年之前的曲牌,奏出一曲曲“南北融合”的古风陈韵。

  后经过老人申报,2008年,“老河口丝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余家冰随后被认定为该项目传承人;今年8月6日,“老河口锣鼓架子”升格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余家冰的儿子正在申报成为传承人。

  一个地区拥有一项国家级“非遗”即难能可贵,何况一位老人申报了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月11日,记者来到老河口,探访两项“非遗”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 老河口丝弦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就在原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流传,丝弦乐兴于河南省开封,老河口丝弦由河南传入,属汴梁小曲的分支,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的音乐。

  它的曲目丰富,曲风古朴、韵味典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动听,由于长期演变,极具浓郁的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特色。演奏乐器包括古筝、琵琶、月琴、洞箫、二胡等弹拨乐器。

  老河口锣鼓架子

  老河口锣鼓架子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山西商人来老河口经商建会馆时,带来的山西锣鼓与本地流行的锣鼓艺术糅合而成。

  1875年,光化县(老河口)志记载:当地社民迎春之际都是“管弦开导”,清明节踏青“喧鼓乐,携酒食,标幡冢上”,中秋祀月“列西瓜月饼,鼓乐灯彩送瓜,以兆绵瓞”;除夕夜“鼓乐守岁达旦”;婚嫁有“鼓乐彩轿”。

  老艺人王直夫讲:清咸丰初年(1851年),仅山西会馆,一次出灯会就有二十多台锣鼓,再加其他会馆的锣鼓,使老河口鼓乐喧天热闹非常,观众填街塞巷。1950年以王直夫为首的老艺人组建“国乐社”培训演奏这一技艺,学员70多人,从而使这一锣鼓演奏技艺流传至今。

  拜师音乐“魁首”少女结缘民间音乐

  “我的大半生都在与音乐打交道。说到与音乐结缘,我得感谢我的恩师王直夫。”余家冰回忆道。

  1944年春,余家冰出生在老河口市杨家巷中。因父亲是音乐教师,余家冰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乐器颇为着迷。

  余家冰回忆,恩师王直夫家住杨家巷南头。因其不仅擅长三弦、古筝、琵琶、洞箫、二胡、唢呐,而且对丝弦音乐和锣鼓架子有创造性研究,被老河口民间音乐界称作“奇人”和“魁首”。

  1950年,老河口成立了以王直夫为首的国乐研究社,对丝弦及锣鼓架子进行专门研究。两项民俗音乐多次参加各级文艺汇演。

  那段岁月,王直夫除了到外地演出,回到杨家巷后,也常摆出一方小桌,架一张古筝,为邻居献奏几支小曲。

  每当优美的琴声响起,余家冰都会火速赶至巷南头,双手撑着下巴静静地聆听老人奏出的天籁之音。

  年逾五十的王直夫看到余家冰如此热爱音乐,便收下她为徒。余家冰感慨,师承王直夫,是她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余家冰跟随恩师从学古筝入手,渐渐接触到各种传统乐器。与此同时,余家冰也从王直夫口中知晓了“老河口丝弦”“老河口锣鼓架子”的历史,“艺人们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将这段历史传下来的。”

  那时,余家冰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如今,余家冰已将两项民间音乐的历史演变写入了名为《老河口市民间器乐曲集成资料本》的书中。

  风雨飘摇年代师徒偷偷整理乐谱

  “老艺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国乐研究社组织不起来演奏和研究了。”余家冰回忆,恩师王直夫看到老艺人离世,常常担忧两项民俗音乐会消失。1963年,余家冰有了整理乐谱的想法。

  然而,由于两门民俗音乐各有10多人参与表演,要整理出一支乐谱,就等于要记下10多首不同的演奏曲子;再加上,老艺人使用的是工尺谱而非简谱,整理工作费时费力。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正当余家冰埋头苦心整理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国乐研究社被强行解散,“那时,民间音乐被批斗为‘封、资、修’,不准练、更不准演奏。”

  “那段岁月,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还坚持偷偷地整理。”风雨飘摇的年代,余家冰和王直夫常躲在家中练习乐器、整理乐谱。有时怕音乐传出去,余家冰就用手势向恩师询问曲牌的名字和各种乐器的乐谱。

  文革中,余家冰一边学习一边整理,偷偷记录了3本厚厚的资料,包含30首丝弦曲目和40个锣鼓架子的曲牌。“我把这些资料包上报纸,有的藏在顶棚上、有的藏到杂物堆里。”余家冰无奈地说。

  传承艺术瑰宝一人学会10余种乐器

  8月11日下午,在余家冰的家中,她端坐在古筝前弹奏《昭君出塞》。灵动的指法、婉转的音乐令人惊叹。被问及会多少种乐器时,余家冰笑着说:“民俗乐器几乎都会,起码有10余种。”之所以会这么多乐器,余家冰说:“为了传承。”

  1980年初,余家冰调至老河口群艺馆工作。她开始全身心地挖掘民俗音乐。

  之前,由于整理的曲牌都是一些随学随记的草稿,比较凌乱。余家冰翻看时,也像在看外语,常常看不懂。“那时候,除了师父还在世,其他老艺人都不在了。”余家冰与年逾80岁的王直夫商量,要对这些乐谱重新整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余家冰面临的问题是,每个曲目涉及到的乐器达10种之多,没办法组织一个乐队来一边演奏一边记录。

  余家冰开动脑筋想到了办法——王直夫一边挑错,一边将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演示出来;她则在一边录音,一边整理出正确的乐谱。“恩师年岁已高,我就坐在他的床边向他老人家请教。”时值严寒,余家冰因长时间整理乐谱,手和脚都生了冻疮。为了练会琵琶、月琴、洞箫、二胡等10多种乐器,余家冰几乎每天熬夜练指法,她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组建民俗乐队申报国家级“非遗”

  从1963年至1981年,余家冰前后用了18年时间,整理出共百首丝弦及锣鼓架子的乐谱。“乐谱有了,不能就让它们留在纸上!”2000年,余家冰退休。她没有闲下来,而是开始组建“丝弦乐队”“锣鼓架子乐队”。

  2006年,在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余家冰奔走于各文艺协会团体,终于选出20多位老艺人。其间,她亲自培训、演示,一板一眼地扣,一音一调地定音,手把手地教队员练习。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磨合,老河口丝弦、老河口锣鼓架子开始走进街巷、公园、茶社、戏院演出。老一辈老河口人经常拉着余家冰感慨:“国乐研究社又回来了!”

  2007年,经老河口市文化部门推荐,余家冰提交了“老河口丝弦”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资料,该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1年,老人再次提交了“老河口锣鼓架子”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资料。让老人惊喜的是,今年8月6日,“老河口锣鼓架子”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技艺传授子女希望民乐走进校园

  “两项民俗音乐有着辉煌的历史,怎么推广传承,让人发愁。”余家冰说,“非遗”项目均面临传承难的问题。

  为了传承,余家冰很早便要求子女学乐器。女儿蔡天翼背诵“老河口丝弦”的乐谱,学弹拨乐器。儿子蔡欣弟背诵“老河口锣鼓架子”乐谱,学习击打乐器。“许多孩子接触了这些民俗音乐后,都认为太难且没有‘钱’途。”余家冰担心,随着两支乐队越来越“老龄化”,今后可能组织不了乐队。

  为此,余家冰整天奔走于各个学校,希望在校园中开辟根据地。目前,老河口市第八中学已有了成立“丝弦少儿传承基地”的意向。

  余家冰说,如何传承这两项民俗音乐既是大难题又是大责任。她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这两项音乐中来,“我天天在思考如何推广这两个项目,希望大家都能出些主意!”